長達8天的2017年國慶中秋假期結(jié)束,,這個國慶檔,,中國電影票房突破26億(人民幣,下同),,相比去年的15.8億漲幅明顯,,而喜劇《羞羞的鐵拳》以14.6億的成績輕松領(lǐng)跑,,并刷新了歷年國慶檔期之單片票房紀錄,。(中國新聞網(wǎng))
國慶長假剛過,電影國慶檔仍然是人們尤其是影迷們熱議的話題,。說起今年的國慶檔電影,,那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雖然馮小剛的《芳華》等影片臨時退出,,但是今年的國慶檔仍然稱得上是史上“最擠”的國慶檔,,因而讓觀眾十分期待。然而隨著時間的推進,,國慶檔影片因“較量”拉開的差距越來越大,。《英倫對決》《空天獵》《追龍》等原本看好的影片被《羞羞的鐵拳》大步流星地超越,,上演了一出“一騎絕塵”的戲碼,。
由舞臺劇改編而來的電影《羞羞的鐵拳》事先并無多少勝算的把握,然而觀眾的青睞卻讓這部沒有多少前期宣傳進行鋪墊的電影脫穎而出,,雖然沒有像《戰(zhàn)狼2》那樣成為“爆款”,,但是獨攬14.6億,牢牢站穩(wěn)國慶檔中國電影票房半壁江山的事實,,還是讓人們不得不對這部電影刮目相看,。究其原因,除了國慶檔喜劇題材比較“討喜”以外,,最重要的一點在于演員對劇中人物的把握細致而又深入,,以及創(chuàng)作者對細節(jié)的精心打磨。
經(jīng)過100多年來的發(fā)展,,中國電影市場已經(jīng)日漸成熟,,觀眾的欣賞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對影片質(zhì)量的優(yōu)劣自然會有自己理性的判斷,。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那些制作精良、質(zhì)量上乘的影片才能真正打動觀眾并贏得口碑,,讓更多的人愿意掏錢買票觀賞,,最終贏得市場。所以,,在一個健康的電影市場下,,口碑與票房一定是正比例關(guān)系,沒有好口碑哪里能有好票房,?如何又能贏得好市場,?
電影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藝術(shù)形式,判斷一部電影的質(zhì)量高低,,應(yīng)該全方位考慮,,多維度衡量,,當然不能單純以票房高低來論英雄,有些電影票房不高但并不等于質(zhì)量不高,。事實上,,也的確有一些電影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水準,但是票房平平,。不過,,我們必須看到的問題在于,除了小眾電影以外,,在日趨成熟的電影市場環(huán)境中,,作為商業(yè)電影,如果不能得到觀眾的認可,,在市場上勝算的概率其實也不大,。
從《芳華》臨時退出國慶檔導演馮小剛黯然失色的表情中,從《空天獵》路演時導演李晨面對觀眾情不自禁的淚水中,,我們分明看到了電影人對市場的急切期盼與渴望,,以及早日得到觀眾認可時內(nèi)心的焦灼。不過,,電影終歸還是要用過硬的質(zhì)量來換取口碑,,無論什么時候,電影有了口碑才會贏得市場,,這是電影人始終應(yīng)該銘記的準則,。(作者:文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