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加班作為管理手段,,有事沒事每天加班”“下班要看領導臉色,領導下班才能走”……近日,,某地縣殘聯(lián)搞無意義的“加班文化”被公開通報,。(5月15日《法治日報》)
公允地說,加班是機關工作的常見現(xiàn)象,,尤其在出現(xiàn)重大情況,、緊急任務時,基層干部加班加點是其履職盡責,、擔當作為的體現(xiàn),。然而現(xiàn)實中,還有一種無效加班叫“領導不走我不走”,,這一現(xiàn)象更成為不少地方機關的“潛規(guī)則”,,讓基層干部苦不堪言。
忙完下班,,天經地義,,為何還要看領導臉色?這恐怕也要分兩撥人,。
一是故意為之,。有些人加班不是為了完成沒做完的工作,而是為了加給領導看,、做給同事看,、帶著目的干。說白了,,是為了給領導留下勤勞的“好印象”,,為將來提拔晉升博取“感情分”。把職場當成秀場,,把加班當作“加戲”,,對于他們來說,“領導不走我不走”可謂“樂在其中”,。
二是無可奈何,。“領導加班,、全員加負”這句調侃,,道出了多少基層干部的無奈。不可否認,,領導干部因崗位的特殊性,,出現(xiàn)加班情況在所難免,下班常常較晚。此時,,領導都沒走,,同事也還在,你敢走嗎,?這種無形的束縛讓很多人“瀟灑不起來”,,想走不敢走。
主動為之也好,,被動接受也罷,,無效加班究其根本還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祟,。重表面而輕實質,,做樣子而非做實事,大家都只出工不出力,,一味作忙碌狀,,實在滑稽。如此無效加班,,長此以往不僅影響基層干部的身心健康,,更消磨干事創(chuàng)業(yè)激情。試問,,一個長期“演加班”“被加班”,、疲于應付形式的基層干部,又能有多少精力,、多少熱情服務群眾,、干好實事呢?不妨再追問,,一個被“形式主義加班”所裹挾的機關單位,,其政治生態(tài)會健康嗎?
形式主義加班怎么破,?抓住關鍵少數是重點,。所謂“表現(xiàn)在基層,根子在上面”,,要摒棄形式主義加班,領導干部當以身作則,,樹立真抓實干,、實事求是的樣板,簡而言之,,盡量做到“非必要不加班”,。另外,壓縮形式主義加班的生存空間,還需建立完善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做到以效率為先,、以質量為實,勿以“加班論英雄”,,讓熱衷“把加班當加戲”的“戲精”再無舞臺,,讓“領導不走我不走”的戲碼演了也沒用。
說到底,,持續(xù)整治形式主義,,切實為基層減負,才能把基層干部從無效加班中解放出來,。同樣,,為其創(chuàng)造松弛有度的工作環(huán)境,注重實干實績,,讓實干者上,、務虛者下,才能更好激發(fā)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精氣神,,讓干部真正把精力用在干實事,、求實效上。(陳文杰)
(http://www.news.cn/comments/20240516/41da7b5f87c14b61be108e28d43fa30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