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杭州媽媽的感悟分享引發(fā)了輿論熱議。
??二年級的小齊聰明開朗,,是一位挺乖挺懂事、努力學習的孩子,,但一直有個困擾,看書看不了多久就覺得累,,寫口算很慢,,學起來極其費勁。困惑不已的小齊媽媽聽說有其他孩子也有類似的情況,,在檢查后發(fā)現(xiàn)是讀寫障礙,,抽空帶小齊去了醫(yī)院,。經(jīng)過檢查后,,才發(fā)現(xiàn)孩子是融合視功能出現(xiàn)了很大的問題。
??低年級的學習內(nèi)容相對比較簡單,,在公眾印象中,,如果孩子的智商沒問題,學起來都應該是輕松加愉快的,。因此,,一旦孩子學得很費勁,而且還經(jīng)常喊累,,家長們都想當然地會認為是孩子不專心,。如果還動輒出現(xiàn)低級錯誤,抓狂不已的父母們更會覺得孩子太“粗心”了,,忍不住大吼大叫起來,。
??原來孩子是因為生理上的因素導致了讀寫障礙,從而影響了學習,,差一點錯怪孩子了,!小齊媽媽的感慨,再一次向我們傳遞這樣一個信息——孩子的“粗心”可能真是一種病,。這些有讀寫障礙的學生不適應常規(guī)性的學習,,書寫或是閱讀會出現(xiàn)加字、漏字,、用別的字(詞)替代,,重復閱讀,書寫顛倒或是筆畫不對……不了解情況的師長們,會責怪孩子不認真,、不努力,,是“笨小孩”。其實,,這些孩子智商正常,,甚至在平均線以上,只是因為視聽覺各方面功能弱,,讓學習過程非常艱難,。
??像小齊這樣被誤解的“皮孩子”,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少見,。據(jù)小齊的媽媽表示,,小時候?qū)懽肿x書費勁,經(jīng)常出錯的小齊哥哥應該也是類似情況,。當時還以為是他不努力,,或者學習強度不夠,不斷給孩子加量并且批評孩子?,F(xiàn)在哥哥已經(jīng)初三了,,十多年走了很多彎路,也讓親子關(guān)系變得糟糕,,真的很后悔很痛心,。
??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張微長期致力于學習障礙研究,他估算我國大約有10%的學齡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閱讀障礙,。如果缺乏科學認識,,這些孩子可能會被認為是懶惰、粗心或愚笨,,在無法克服的困難和持續(xù)不斷的指責中,,失去學習的興趣,甚至成為籠罩一生的夢魘,。
??找到了原因之后,,小齊每天需要做一些立體視、融合視上的訓練,,他媽媽聽說文本上的字放大,,對讀寫障礙的孩子很有好處,就向?qū)W校申請大字版教材,、練習冊并獲得了同意,。聰明努力、學習踏實的小齊用上大字版教材之后,,學起來應該就不會這么吃力了,。
??在小齊的事例中,,家校之間的良好溝通合作,也贏得了網(wǎng)友們的點贊,?!皩τ谶@樣的孩子,我們希望多給他一些時間和空間,,理解孩子,,幫他設(shè)定一個合適的目標,不要讓孩子有挫敗感,。大家一起努力,,會有好的改變?!毙↓R班主任郭羽寧老師的話語所傳遞的因人施教和耐心,,令人感動不已。
??作為家校共育的典范,,這個案例讓我們看到,,隨著教育的發(fā)展進步,有特殊閱讀需求的孩子已經(jīng)被看到了,。對于“小齊”們而言,,這無疑是莫大的福音。管中窺豹,,讓每一個“特殊”孩子都不被落下,,也見證著教育的高質(zhì)量發(fā)展。 (胡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