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云,,女,漢族,1979年生,,棗莊市嶧城區(qū)古邵鎮(zhèn)大王莊村村民,。
在嶧城區(qū)古邵鎮(zhèn)大王莊村,一提起李慶云,,每個人都會豎起大拇指。伺候三個老人,,養(yǎng)育四個孩子,,家里地里、里里外外,,平日村民們看她沒有閑著的時候,,村民對李慶云最多的評價就是勤勞善良。
精心伺候三位老人
李慶云今年38歲了,,愛人在申豐水泥廠工作,,只有在平時歇班休息的時候才能和李慶云分擔一些家里的事兒。平日里,,一家老小還有地里的活都落在了李慶云的肩上,。李慶云的公公去年三月份去世,婆婆快70歲了,,身體也不好,,時常腿疼的厲害,90多歲的婆婆奶奶需要一天三頓飯端到床前,,還有70多歲的叔公,,一生未娶,雖然沒有跟她們住在一起,,但是李慶云一天三頓飯都按時送,,幾年來從未間斷過。
盡心養(yǎng)育四個孩子
李慶云自己有2個孩子,,15歲的女兒在城區(qū)寄宿制中學讀書,,只有周末回家。9歲的兒子在村附近小學讀書,。但是,,她每天需要接送三個孩子,另外兩個就是大伯哥家的兩個男孩,。12歲的老大在還不會走路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是李慶云一把屎一把尿撫養(yǎng)他長大,7歲的老二是大伯哥再婚后生的孩子,,孩子才剛五六個月的時候,,父母又都離婚且離開了家,又是李慶云把五六個月大的孩子抱來,承擔起撫養(yǎng)的責任,。兩個孩子從記事起就只有李慶云,,他們把她當成了媽媽,李慶云對待兩個孩子如同親生,,從來不會冷言冷語,,他們享受著和哥哥姐姐一樣的待遇。
賣油條貼補家用
每天伺候三個老人,,接送三個孩子上下學,,如果只有這些事或許還好一些,但李慶云為了改善一家人的生活,,還做著賣油條的生意,。每天凌晨2點,當老人,、孩子還在睡夢中的時候,,李慶云早已悄悄起床,沒有定鬧鐘,,但是時間從未晚過,。燒鍋、切面,、炸油條……一氣呵成,,六點多準時騎著三輪車走村串巷賣油條。由于李慶云的手藝好,,油條好吃,,也就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兩筐子油條就都賣光了,。
七點多一點,,李慶云急急忙忙回到家,老人,、孩子才剛睡醒,,她放下車子又開始做早飯,等孩子們吃完飯,,李慶云騎著三輪車送孩子們?nèi)ド蠈W,。回來之后,,給奶奶端飯,,給婆婆端飯,給叔送飯,,最后忙完快九點了,,李慶云才能坐下來,,吃上第一口飯。等洗完碗,,打掃完衛(wèi)生,,又到了接孩子放學的時間,然后又開始做午飯,。就這樣流水線式的生活,,十多年了,李慶云沒有一句怨言,,經(jīng)常有人問她怎么不見你有停下來的時候啊,,她總是會說:“怎么辦啊,老是忙不完,,老人、孩子都需要照顧,,俺年輕,,多干點也沒啥。”
李慶云的生活被一起長大的哥哥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哥哥把自家的帶棚的三輪車送給妹妹,這樣李慶云每天早晨賣油條冬天就不會覺得太冷,,雨天也不再淋雨,。由于要常年照顧老人和孩子,雖然李慶云的娘家離她不遠,,可一個月也回不了一次,。她的父母想想女兒受的累就掉淚,實在想得慌就讓哥哥撥通電話,,娘倆說幾句,,每次都是說著說著,娘倆都哭了起來,。
就是這樣一位樸實的農(nóng)村婦女,,沒有華麗的語言,每天想的就是怎樣照顧好老人和孩子,,想著怎樣多掙點錢讓他們吃飽穿暖,。她用自己的勤勞讓一個四世同堂的普通農(nóng)家充滿溫馨。她常說:“老人健康開心,,孩子學業(yè)有成,,是她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