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4周年紀念日,,位于棗莊市的鐵道游擊隊紀念園,,舉辦了以“銘記抗戰(zhàn)歷史·傳承英烈精神”系列活動,警示后人勿忘國恥 珍愛和平,。鐵道游擊隊紀念碑前,,“銘記8·15,1945——2019”的字樣吸引了很多參觀者自發(fā)敬獻菊花,駐足碑前,,全體肅立,、默哀致敬,表達對抗戰(zhàn)陣亡將士們的憧憬與哀思之情,。
在鐵道游擊隊紀念館,,魯南鐵道大隊副隊長王志勝之子王金國向棗莊師范附小百名研學游學生講解日軍在沙溝投降歷史,“這次日軍投降,,從下午一直到第2天凌晨,,1500多個日軍站好隊,一個個把他們的武器堆放好,。這次投降,,一共繳獲日軍75山炮兩枚,重機槍8挺,,輕機槍130多挺,,日本三八大蓋步槍1400余只,手槍30余箱,,子彈一大宗,,還有其他一宗物資?!?/p>
1945年12月1日,,魯南鐵道大隊通過與敵人斗智斗勇,不費一槍一彈,,成功迫使1500余名日軍在沙溝投降,。沙溝受降成為抗日戰(zhàn)爭八路軍唯一一次接受日軍正式投降。一段段艱苦卓絕的歲月,,一件件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讓學生們仿佛跟隨王金國老人的講解再次回到了那段浴血奮戰(zhàn)的崢嶸歲月。
棗莊師范附小研學游學生陳星彤說,,“今天聽了王爺爺講的故事,,就像上了一堂生動的歷史課,讓我知道了他們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報效祖國?!?/p>
鐵道游擊隊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于1939年在棗莊成立的人民抗日武裝,。他們以薛城區(qū)為中心,揮戈于百里鐵道線上,,戰(zhàn)斗于萬頃微山湖中,,截軍列,打洋行,,扒鐵路,,炸橋梁,與日偽軍展開殊死搏斗,,并成功護送劉少奇,、陳毅、羅榮桓等千余名將士過境,,開創(chuàng)了延安與華中,、華東聯(lián)系的“秘密紅色交通線”。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景區(qū)”,,鐵道游擊隊紀念園先后入選全國30條紅色經典旅游專線和“烽火歲月·碧血丹心——抗戰(zhàn)圣地尋訪”之旅紅色旅游推廣精品線路,。
“通過舉辦系列紀念活動,讓社會各界特別是青年學子銘記抗戰(zhàn)歷史,,傳承英烈精神,,將赤誠報國,不怕犧牲,,機智靈活,,勇于亮劍的鐵道游擊隊精神傳承下去?!辫F道游擊隊紀念館館長趙曰標說,,“我們建設鐵道游擊隊黨性教育基地,就是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繼續(xù)弘揚鐵道游擊隊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