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薛城區(qū)教體局通過建設施,、辦活動等方式,,著力解決群眾“去哪健身”“如何健身”的問題,推動了全民健身工作蓬勃發(fā)展,。
打造惠民便捷“健身圈”,。該區(qū)建成城區(qū)“10分鐘”健身圈和鎮(zhèn)街“15分鐘”健身圈。新建的小沙河體育公園已投入使用,,新增體育健身設施面積2.6萬平方米,,其中各類標準球場40余處,,健身器材130余件,健身步道8公里,;充分利用街角公園,、公園綠地、“金角銀邊”等空間資源,,新建“口袋公園”17處,,落實“國球進公園”行動。提升改造村(居)健身廣場16處,,擴大自然村健身器材的覆蓋率,。目前,全區(qū)人均體育場地面積3.47平方米,,位居全市前列,。
擴大健身活動“朋友圈”。該區(qū)舉辦不同規(guī)模,、不同參與者,、不同辦賽模式的體育賽事活動。既有老年人喜聞樂見的太極拳,、廣場舞,、門球等活動,也有青少年熱衷參與的跆拳道,、街舞,、平衡車等活動。既有面向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干部職工的職工運動會,,也有面向基層一線的社區(qū)運動會,。目前,已舉辦薛城區(qū)第十四屆全民健身運動會,、首屆智力運動會,、體育休閑賽事、“奔跑吧 少年”等系列賽事活動100余場次,。結合山東省“萬村女性”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采取集中和分散培訓的方式,開展氣排球,、彩帶,、太極拳、象棋,、健身氣功等項目培訓8期,,培訓人員500余人,對居民體育鍛煉方法進行指導,,推廣健康生活理念,。
構建體育生活的“幸福圈”,。該區(qū)積極開展體育賽事進街區(qū)、進商圈活動,,把原來在場館內舉辦的比賽搬到景區(qū),、街區(qū)、商圈,,拉近體育和人們的距離,提升賽事的社會關注度,,擴大觀賽人群覆蓋面,,充分發(fā)揮了體育賽事的“引流、賦能”作用,,推進體商文旅等多元消費業(yè)態(tài)融合發(fā)展,,培育消費增長新動能,在擴大有效需求上塑造了新優(yōu)勢,,更好滿足了人民群眾對體育生活的需要,。 (記者 單成鎮(zhèn) 任翔)
(http://www.632news.com/zzqs/content/2024-10/23/content_77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