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3個月的暑期檔正式落下帷幕,。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9月1日提供的初步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暑期檔(6月至8月)全國城市影院票房163.35億元;觀影人次4.74億,,比去年3.74億增長26.7%,。

2017年暑期檔全國票房大盤數(shù)據(jù)。 光明圖片
今年暑期檔像許多電影一樣充滿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戲劇性,。裹挾著熱門IP、流量明星,、話題效應的一些大制作,,未取得預期成績。上映前略顯低調的《戰(zhàn)狼2》卻成為名副其實的“黑馬”,,觀眾超過1.4億人次,,票房超過55億元,不但創(chuàng)造了國產電影的最高票房紀錄,,而且躋身歷史上全球票房榜前100名,;與此同時,國內首部反映我國慰安婦幸存者生存狀態(tài)的紀錄電影《二十二》,,既收獲了幾乎“零差評”的黃金口碑,,也以超過1.7億元的成績打破了內地紀錄電影的票房紀錄??此埔馔夥崔D的表象,,自有其內在的必然性??梢哉f,,無論經(jīng)歷如何的波折,出現(xiàn)怎樣的幻象,,情懷為先,、品質制勝,,終究是中國電影走向成功的不二鐵律。

口碑和票房俱佳的國產電影《戰(zhàn)狼2》延期至9月28日下映,,圖為熱情不減的湖北省宜昌市觀眾光臨影院,。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打破偏離正軌的“行業(yè)規(guī)則”
從某種意義上講,電影的市場屬性近些年在業(yè)內被過度放大,,隨即滋生的是IP盛行,、偶像當?shù)馈①Y本通吃,。作品無論質量高下,,只要有當紅明星參演,粉絲便趨之若鶩,,其中的狂熱者甚至不惜用包場,、鎖場、控評等極端方式支持其偶像參演的影片,。當有制片方從中嗅出商機并輕松撈金后,,便在一些圈子里形成了“利用流量明星擴展粉絲效應”的“行業(yè)規(guī)則”,商業(yè)邏輯吞噬了藝術訴求,,模板炮制淹沒了工匠精神,,快感消費擠占了精神陶冶。很顯然,,這樣的“行業(yè)規(guī)則”無論對業(yè)界還是觀眾,,從長遠看均百害而無一利。對于如此偏離產業(yè)正軌的亂象,,亟須撥亂反正,。
電影終究是拍給觀眾看的,觀眾的喜好和選擇從根本上決定著電影創(chuàng)作的理念和風潮,。有些觀眾也許會暫時雙眼蒙蔽,、口味跑偏,但內心深處永遠是明是非,、辨香臭,、識良莠的。今年暑期檔與幾部高品質作品同臺打擂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試圖繼電視劇版大火之后,,再次乘著熱門IP的東風在電影市場上大放異彩,結果事與愿違,,內容的粗制濫造使其口碑很差,。同樣,動用了大半個娛樂圈人氣明星的《建軍大業(yè)》,,在票房上也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所有這些反常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國電影觀眾逐漸成熟的現(xiàn)實。觀眾欣賞素養(yǎng)的提升,,一方面得益于其固有的心明眼亮,,另一方面也來自于同期一些精品力作的強烈映襯,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鑒別”,。內因與外因的合力推動,,令這個暑期檔的觀影行為更加趨于理性和成熟,這是比取得高票房更可喜的事情,。
由此可見,破舊立新其實并不難,,重要的是用誠意和品質為觀眾鍛造出光芒四射的標桿性作品,,那些質量低下之作必然會于比較之中黯然失色,進而在電影市場上無立足之地,。當觀眾真正洞穿孰優(yōu)孰劣之時,,便會自然而然地在心頭建立起正確的審美坐標和價值量尺。浩瀚斑駁的電影市場常常因為魚龍混雜,、暗流涌動而并不平靜,,相信只要電影人守住“以質取勝”這根定海神針,就不會招致禍水泛濫,。
從野蠻式生長到內涵式發(fā)展
前些年,,中國電影票房每年的大幅度增長令許多人驚嘆不已,然而到2016年,,除了春節(jié)檔破紀錄的30億元票房收入之外,,暑期檔、國慶檔,、賀歲檔都慘淡收官,,全年總票房比上年僅僅微增3%。再到今年暑期檔,,幾部熱門影片的市場表現(xiàn)呈兩極化趨勢,,大受矚目的個別佳作為國產電影注入了彌足珍貴的強心劑,成為票房總量的決定性增長點,。從近年中國電影的發(fā)展境遇,,清晰可見由野蠻式生長到內涵式提升的演進脈絡。
毋庸置疑,,不斷充實內涵才能為電影產業(yè)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那么“內涵”究竟指什么?曰精神內蘊與藝術質感,。近日創(chuàng)造了票房神話的《戰(zhàn)狼2》便是典型個案,。影片一方面用酣暢淋漓的動作場面把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進行了無縫銜接,,另一方面在國際化敘事話語中契合了國人對中國成為崛起大國的心理期待和民族自豪感。伴隨著震撼場面,、精致鏡頭與逼真特效,,它的大獲成功理所當然。其實,,回望近些年的“爆款”影片,,如《美人魚》《大圣歸來》《湄公河行動》等,絕大多數(shù)都堪稱文質雙美,、形神兼?zhèn)?。實踐證明,中國電影的審美突圍和產業(yè)破局,,應當更加著力于求諸己,、求諸內、求諸品,。
同樣在這個暑期檔,,一部受到眾多“微博大V”集體推薦的紀錄片《二十二》,在良好口碑的助推下意外取得了票房逆襲,,同樣印證了中國電影的內涵式創(chuàng)作走向,。作品聚焦了我國內地幸存的22位“慰安婦”的遭遇和現(xiàn)狀,通過個別老人和長期關愛她們的人的“口述歷史”,,從純客觀的視角將往昔和當下娓娓道來,,不動聲色地完成了對于侵略者的控訴、對于受害者的同情,、對于歷史的省悟,、對于生命的悲憫。個別作品的脫穎而出雖然還不具備普遍性意義,,但至少折射出以文化含量著稱的紀錄片并不必然曲高和寡,,至少印證了單靠精神力量依然可以征服觀眾。同時也從另一側面證明,,那些總是寄希望于用種種媚俗之伎倆的嘩眾取寵者,,是對觀眾心理期待的誤判、鑒賞水準的低估,。中國電影不論走過什么,,“內容為王”定會越來越成為所有電影人的堅定共識。
新力量催生新亮點
任何有機體都要遵循新陳代謝的法則,。“新鮮血液”的多方注入,,是維持中國電影生存與發(fā)展的能量之源,也是其藝術創(chuàng)新的根本性引擎。這個暑期檔,,隨著《戰(zhàn)狼2》成為現(xiàn)象級作品,,《戰(zhàn)狼2》的導演兼主演吳京也成為最紅的影人。推而廣之,,作為從純演員跨界而來的“導演新力量”,,吳京、徐崢,、陳思誠等在近些年的成功轉型,,為行業(yè)人才的生成機制提供了不少啟示。業(yè)內不同工種之間的流動,,必然帶來新視角,、新思維、新理念,,加之可與年輕觀眾的心靈實現(xiàn)對接共鳴的年齡優(yōu)勢,,這些新生代導演的作品大受青睞就并不意外。
除此之外,,好萊塢模式和技術的引入,也成為近年國產電影普遍性的求新之舉,。仍以《戰(zhàn)狼2》為例,,其在生產中可謂聚合了電影幕后制作的“全明星”陣容,如《美國隊長》的動作指導,、《加勒比海盜》的水下攝影以及為《分歧者2》《遺落戰(zhàn)境》等大片配樂的著名作曲家,,另外還邀請了倫敦管弦樂團的63名頂尖音樂人為影片傾情配樂。如此“中體西用”的創(chuàng)制范式,,可謂既堅守了作品的民族品格和民族氣派,,又極大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和國際傳播力,實乃中國電影在當前發(fā)展階段中可資借鑒的思路和理念,。
如果說電影自身的新力量是內部驅動,,那么來自觀眾的新力量則是外部驅動。與往年相比,,今年暑期檔二,、三、四線城市觀眾的票房貢獻率頗為引人注目,。如在《戰(zhàn)狼2》上映首日便有數(shù)據(jù)顯示:一線城市的票房在5000多萬元徘徊的時候,,二線城市的票房已經(jīng)達到了1.1億元,三四線城市票房加起來也超過了1億元,。所謂的“小鎮(zhèn)青年”這一觀影群體應運而生,,成為我國電影發(fā)展過程中一批較為獨特的“新觀眾”,其數(shù)量之龐大,顯然蓄積著有待挖掘的巨大市場潛力,。
新力量必然催生新亮點,,然而中國電影的新生力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但愿中國電影能夠以這個新意滿滿的暑期檔作為一次良好契機,,持續(xù)別開生面地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作者:閆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