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舉世矚目的臺兒莊戰(zhàn)役打響,。中國軍隊以5萬余人傷亡,、臺兒莊古城被毀的慘痛代價取得最終勝利,沉重打擊日本侵略者,,挺起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
2020年,,重建第10年的臺兒莊古城,累計接待游客量超過5000萬人次,,接待數量常年位居山東省第一位,。在社交網絡和短視頻平臺上,這座“江北水鄉(xiāng),、運河古城”頻頻登上熱搜,,備受青年人歡迎
大運古城,古城大運,。京杭大運河畔的臺兒莊,,八十余載歲月里接續(xù)奏響的“毀滅,、重生、繁榮”三部曲,,印證著中華民族從亡國滅種邊緣走向偉大復興的壯闊歷程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余孝忠,、王陽、邵魯文
“十一”黃金周,,涌進山東臺兒莊古城的游客數量約46萬人次,,超過去年同期的八成。古城內一面彈痕累累的墻壁前,,眾多游客駐足撫今追昔,。如果不是82年前的那場大戰(zhàn),或許這座大運古城不會這樣廣為人知,。
▲在臺兒莊大戰(zhàn)遺址公園彈孔墻前,,作家時培京(左一)給孩子講述歷史(8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1938年,,舉世矚目的臺兒莊戰(zhàn)役打響,。中國軍隊以5萬余人傷亡、臺兒莊古城被毀的慘痛代價取得最終勝利,,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挺起了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
大運古城,,古城大運,。京杭大運河畔的臺兒莊,八十余載歲月里接續(xù)奏響的“毀滅,、重生,、繁榮”三部曲,印證著中華民族從亡國滅種邊緣走向偉大復興的壯闊歷程,。
▲8月17日無人機航拍的臺兒莊古城,。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古城大劫
無墻不飲彈 無土不沃血
寒露時節(jié),臺兒莊古城一艘艘畫舫上,,“船妹子”悠揚的歌聲此起彼伏,。槳櫓搖曳中,“船妹子”把運河文化,、抗日大捷和古城重生的歷史向游客娓娓講述,。
和平年代的舒適與愜意,更襯出戰(zhàn)爭時期的慘烈與悲壯,??箲?zhàn)期間,侵華日軍在占領濟南后,兵鋒直指華東戰(zhàn)略要地徐州,。而位于魯南的臺兒莊,,正是扼守徐州的門戶。
“京杭大運河沿線的臺兒莊,,不僅交通便利,、城鎮(zhèn)繁華,城內還有72座墻壁堅固的廟宇和眾多商鋪,、府衙等建筑,,是天然的屏障和工事?!迸_兒莊戰(zhàn)役研究會副會長鄭學富說,,中國軍隊做好了城池被毀的準備,逐步誘敵深入,,意圖在臺兒莊與日軍展開巷戰(zhàn),,阻止日軍南下步伐。
1938年3月24日,,日軍重兵集結,、大舉進犯臺兒莊。此時軍國主義盛行的日軍內部認為,,拿下這座古城只不過是個“小目標”,,他們狂妄叫囂的是“三個月滅亡中國”。據史料記載,,在當年方圓不過兩平方公里的臺兒莊,,29萬中國士兵拿著步槍和大刀,與5萬日軍精銳部隊展開了殊死搏斗,。戰(zhàn)役開始僅3天后,,日軍就占領了臺兒莊城內的制高點清真寺,戰(zhàn)況頓陷危急,。
一批批敢死隊員,,利用夜幕掩護突入敵營,,以大刀,、手榴彈與日軍的坦克、大炮相抗,。經過7天7夜的拉鋸戰(zhàn),,雙方士兵的尸體堆疊了一層又一層,中國軍隊終于奪回清真寺,。4月6日,,臺兒莊戰(zhàn)役取得勝利。這場慘烈的戰(zhàn)爭,,中國軍隊以自身傷亡約5萬余人,、城池被毀的代價,,斃傷敵軍2萬余人,擊退了來犯的日軍精銳之師,。
▲這是臺兒莊大戰(zhàn)月河街巷戰(zhàn)舊址(8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義豐恒”雜貨鋪,是戰(zhàn)后臺兒莊古城內為數不多留存的建筑之一,,房屋墻面上的累累彈孔至今仍歷歷在目,。幼時居住在此的李敬善,今年已經87歲,。戰(zhàn)爭留給他的童年記憶是古城的慘景,,“仗打完后,樹也燒了,、房也毀了,,全城一片廢墟。老人們都說城里‘無墻不飲彈,,無土不沃血’,。”
“我第一眼看到的臺兒莊,,硝煙彌漫,,被炮彈和炸彈夷為平地,滿目廢墟,,尸橫遍野,。但勇敢、機智地重新奪取了這片廢墟的中國軍隊,,盡管精疲力竭,,傷痕累累,卻是異常興奮,,因為他們戰(zhàn)勝了裝備比自己精良的敵人,。”曾在前線采訪報道臺兒莊大戰(zhàn)的國際著名記者,、作家愛潑斯坦在文章中這樣回憶道,。
▲拼版照片:上圖為8月17日無人機航拍臺兒莊古城全貌(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下兩圖為1938年臺兒莊大戰(zhàn)后古城廢墟(資料照片),。
鄭學富說,,臺兒莊大戰(zhàn)的勝利,不僅戳破了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還凝聚了全民族抗戰(zhàn)的信心,、堅定了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決心。
彼時,在反法西斯戰(zhàn)爭歐洲戰(zhàn)場上,,德國剛剛吞并奧地利,,英、法等國面臨巨大軍事壓力,。而中國此時取得的一場大勝,,讓原本對中國反法西斯戰(zhàn)爭持觀望態(tài)度的西方國家,對中國抗戰(zhàn)寄予厚望,。
著有《臺兒莊1938-斯大林格勒1942》的歷史學者蘭斯·奧爾森曾告訴新華社記者,,日本在臺兒莊的失敗意味著他們不再是戰(zhàn)無不勝的軍隊,意味著戰(zhàn)爭可能是長期的,。
英,、美等國主流媒體評價道:“今將臺兒莊之役與歐戰(zhàn)時耶普拉斯之役相比擬,其相似之處不在物質上,,而是在心理上”“臺兒莊之役及其他戰(zhàn)役的勝利,,說明中華民族已經緊密團結起來”。
就連日本的盟友德國,,也從此役中準確預見了中國戰(zhàn)場的未來走向,。德國媒體報道說:“中國抵抗之強,殊出人意料,,使慎理之觀察者也不能不承認日軍必遭失敗,。”
著名戰(zhàn)地攝影記者羅伯特·卡帕,,當年在臺兒莊戰(zhàn)場上拍攝了近百張照片,,部分發(fā)表在美國《生活》雜志上。他寫道:“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小城鎮(zhèn)的名字很多,,滑鐵盧,、葛底斯堡、凡爾登……今天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名字——臺兒莊,?!?/p>
今年9月中旬的一個下午,愛潑斯坦的夫人黃浣碧女士,,在北京家中向記者展示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民黨政府發(fā)給愛潑斯坦在中國進行采訪報道的授權證明,。聊起對于臺兒莊大戰(zhàn)的評價,她手捧愛潑斯坦撰寫的《歷史不應忘記》一書,,緩緩念道:“臺兒莊大捷是值得紀念的,,這有很多理由……它大大鼓舞了全中國和全世界的人民,,使他們相信中國和中國人民有決心戰(zhàn)斗下去,,并有能力取得勝利。”
▲在臺兒莊無名烈士墓前,,一位青年獻花(8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古城大幸
重建一座城 共筑一個夢
走入76歲的臺兒莊居民尚殿鎮(zhèn)家中,墻上的一幅臺兒莊古城復原圖映入眼簾,,一座明清時期的商賈重鎮(zhèn)躍然紙上,。
▲8月18日拍攝的臺兒莊古城城門及臺兒莊古城復原圖。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400年前,,臺兒莊是京杭大運河沿線重要的水旱碼頭和商業(yè)聚集地,。據史志記載,這里曾是一派“商賈迤邐,,一河漁火,,十里歌聲,夜不罷市”的景象,。
“城毀,、河荒,讓古城一度失去了靈魂,?!?5歲的臺兒莊居民徐洪啟告訴記者,他的父親曾是運河畔的船夫,,一場戰(zhàn)火把臺兒莊變成了一片廢墟,。伴隨著西連津浦線、南接隴海線的臨趙鐵路建成通車,,火車成為貨運的主要工具,,昔日繁忙的大運河航運逐漸衰落。
“三千人家十里街,,連日烽火化塵埃,。”戰(zhàn)役結束后一個月,,國民黨中央社曾播發(fā)過一則題為《戰(zhàn)后臺兒莊將改建為模范城市》的消息,,稱“國民政府準備將已成廢墟之臺兒莊改建為一模范城市,不久即將開始募款為建設之費用,?!?/p>
但隨著戰(zhàn)局不利、國力虧空,,國民政府不僅沒將臺兒莊建為“模范城市”,,還丟失了更多城市和國土。
新中國成立后,,臺兒莊回到人民手中,。改革開放以來,,曾經的繁盛之地迎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臺兒莊運河研究會秘書長李振啟說,,20世紀80年代末,,臺兒莊已成為山東的商品糧基地之一,全區(qū)工業(yè)總產值同1980年相比翻了兩番多,。在城市發(fā)展的同時,,清真寺、關帝廟等當年的大戰(zhàn)遺址陸續(xù)得到整修,。
到了21世紀,,當地綜合實力不斷增長。2006年,,棗莊市開始規(guī)劃復建臺兒莊古城,,數代人重建臺兒莊的夢想終于成真。
明朝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泇運河開通,,使京杭運河改道途經臺兒莊,一個普通的集鎮(zhèn)迅速成長為運河樞紐城市,,這標志著臺兒莊開始建城,。
一直到1938年大戰(zhàn)之前,臺兒莊經歷了330年的建設,。經過幾百年歲月淘洗,,古城被毀前,這里不但有晉派,、徽派,、江南、閩南,、嶺南,、魯南等不同風格的建筑,融南匯北,,貫通古今,,還有近代西風東漸的歐式建筑和天主教堂,建筑風格可謂多姿多彩,,渾然一體,。
一位土耳其詩人曾說:“人的一生中有兩樣東西是永遠不能忘卻的,這就是母親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睘榱酥噩F臺兒莊的古城風貌,工作人員孜孜不倦地鉤沉,、打撈歷史文化基因,。
臺兒莊古城管委會規(guī)劃管理部部長吳志剛說,,本著“留古、復古,、揚古、用古”的原則,,重建工作人員歷時3年時間,,查閱了30余部地方志,遍訪古城80歲以上老居民,,收集了130多本史籍,、380張老照片和1279本明清小說,在歷史尋覓中一點點恢復古城面貌,。
根據父輩的講述和自己的記憶,,尚殿鎮(zhèn)一筆筆繪出古城的一街一巷、一樓一宇,?!皬徒ê蟮呐_兒莊,85%以上的建筑和街道還原了戰(zhàn)爭前的古城模樣,?!鄙械铈?zhèn)說,古城保留了53處戰(zhàn)爭遺跡,,是世界上二戰(zhàn)遺址最多的城市,。
匠從八方來,共筑重生夢,。戰(zhàn)前的臺兒莊,,經過300多年發(fā)展,匯聚南來北往客,,融匯八大建筑風格,。重建時,山西的木雕,,徽派的磚瓦,,泉州的構件,漁村的稻草,,匯聚到全國30多支古建筑隊伍,、2萬多名工人、1000多名老工匠的手中,。明清時期福建商人募資修建的天后宮,,在復建時完全由泉州工匠操刀。為復原晚清魯南民居“保壽堂”的雕刻,,20名老工匠精心雕刻3個月才完成,。許多工匠當時已是80多歲的老人,,而且沒有傳人,有人因此說,,臺兒莊可能是最后一座“手工版古城”,。
施工“磨磚對縫”,要求嚴苛,。對于古城建筑的復原,,臺兒莊人嚴守這樣的準則:大多數老房屋是能找到地基的,就按照原地基確定方位重建,;找不到地基的,,以相鄰房屋和測繪確定方位。有人說,,臺兒莊古城是“可以用放大鏡挑毛病的古城”,。
▲游客在臺兒莊古城參觀(8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黃浣碧告訴記者,,1938年4月愛潑斯坦曾采訪臺兒莊大戰(zhàn),,1982年他重訪臺兒莊,這年他已67歲,。鮮為人知的是,,他的家鄉(xiāng)波蘭首都華沙,與臺兒莊同樣是二戰(zhàn)中被徹底摧毀,、又原貌重建的城市,。
“不同的是,華沙城在被戰(zhàn)火摧毀前,,就有大學教授帶領團隊進行了搶救性測繪,、記錄,為戰(zhàn)后重建留下了寶貴的詳盡資料,?!迸_兒莊大戰(zhàn)紀念館館長孔令欣介紹說,臺兒莊只是運河上的一座小鎮(zhèn),,而且戰(zhàn)前大部分民眾已被提前轉移,,沒有為日后重建留存信息資料?!澳軌蛑亟ㄕ媸莵碇灰?,這既離不開人民群眾的鼎力支持,更離不開黨的堅強領導和日益強盛的綜合國力,?!?/p>
特別的歷史背景讓臺兒莊成為海峽兩岸交流的感情紐帶,2009年12月首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在此設立,?!爸亟ㄅ_兒莊,,國民政府沒能如愿,是共產黨幫國民黨圓了一個夢,?!币晃磺皣顸h高層人士在訪問臺兒莊時感慨“共產黨胸懷博大!”
愛潑斯坦在晚年完成了回憶錄——《見證中國》,,并于2004年出版,。他在書中這樣寫道,“臺兒莊,,這個在舊中國受戰(zhàn)爭創(chuàng)傷嚴重的地方,,現在已經堅定地走上了繁榮富強的康莊大道,。只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會使這一切成為可能,?!?/p>
▲8月20日,在臺兒莊古城,,游客坐在船上觀看打鋼花非遺表演,。
古城大運
與祖國共命運與民族同復興
祖祖輩輩在京杭大運河捕魚為生的楊遠強,今年7月在古城里買了新房,,一家人成為大運河臺兒莊段上最后一戶“上岸”的漁民,。
“之前我一直都跟長輩生活在漁船上,現在我在古鎮(zhèn)景區(qū)負責搖櫓船的維護工作,?!睏钸h強說,古城的重建和復興,,讓他們家族代代相傳的修船技藝又有了用武之地?,F在,自己有了穩(wěn)定的工作和收入,,兩個孩子都在城里上小學,,臺兒莊世代漁民捕魚“看天吃飯”、河上漂泊的命運徹底改變了,。
古城不老,,長河做伴,流淌不息的運河見證著臺兒莊人向幸福生活的邁進,。在今日的京杭大運河棗莊段臺兒莊船閘前,,一派忙碌景象,嘹亮的汽笛聲在運河上空回蕩,,奔流的河水載著一艘艘貨船在各個船閘進出,。
“一條大河,,嗨喲喲嗨;漂來臺兒莊,,黨的陽光,,溫暖新生活,嗨啰啰嗨……”徐洪啟唱起父親生前重新改編過的運河號子,。古老的運河號子雖然已經陪著父輩離去,,而新的運河號子則和著臺兒莊人的新生活一起,正悠揚唱響,。
臺兒莊人常說:“臺兒莊有兩條命:因為大運河生過一次,,因為共產黨又重生了一次?!闭怯捎谶^去的輝煌與創(chuàng)傷,,讓臺兒莊這座古城在銘記歷史的同時,不斷創(chuàng)造著新的歷史,。
80多年來,,臺兒莊始終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緊相連。經歷過從毀滅到重生的悲與喜,,如今的古城正經歷一場鳳凰涅槃式的蛻變,。在全國脫貧攻堅征程上,臺兒莊人民奮力向前,,2019年46個扶貧工作重點村實現自來水村村通,、365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穩(wěn)定脫貧。曾經的繁盛古城內外,,呈現一派全面小康的幸福圖景,。
古老的京杭大運河臺兒莊段,航運設施正逐步完善,,通行能力不斷提高,。穿城而過的京滬高鐵取代了當年的老式鐵路,為已是國家5A級景區(qū)的臺兒莊古城帶來更多客流,。
2020年,,重建第10年的臺兒莊古城,累計接待游客量超過5000萬人次,,接待數量常年位居山東省第一位,。在社交網絡和短視頻平臺上,這座“江北水鄉(xiāng),、運河古城”頻頻登上熱搜,,成為備受青年人歡迎的“網紅”。
▲8月18日,在臺兒莊古城,,游客在觀看舞獅表演,。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今年國慶假期期間,臺兒莊古城景區(qū)游客顯著回升,,民俗互動,、非物質文化遺產演出、特色美食,、國潮體驗,、網紅地打卡等豐富內容吸引眾多游客前來休閑度假。
糕點老字號“和盛茶食”也迎來了銷售旺季,。中秋節(jié)當天,,一車特色酥皮月餅僅半個小時內就銷售一空。在柜臺前,,白發(fā)蒼髯的八旬老者馬志英總是親自為遠道而來的顧客們稱量包裝糕點,。馬志英說,古城重建后,,“和盛茶食”是第一家搬回來的老字號商鋪,?!艾F在重回故地,,祖輩手藝得以延續(xù),糕點賣到了全國各地,,日子越過越紅火,,這在以前從來沒敢想?!?/p>
▲8月20日,,和盛茶食馬志英在講述臺兒莊大戰(zhàn)往事。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那些刮風下雨就一籌莫展的日子再也沒有了?,F在住得好,、吃得飽,多虧了黨領導,?!苯衲?5歲的程杜氏告訴記者,現在臺兒莊古城街巷與她兒時記憶里唯一的區(qū)別,,就是修修補補,、破敗不堪的低矮茅草屋,已經成為整潔,、有序,、堅固的建筑群。過去古城里的百姓,也陸續(xù)在城區(qū)內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樓房,。
入夜時分,,數千盞彩燈點綴著古城,傳統(tǒng)文化風韻濃郁的運河大鼓,、柳琴戲和皮影戲,,以及充滿現代風情的電音水趴和馬戲表演,競相在城內上演,。融匯南北,、貫通中西的運河文化,正在此愈發(fā)煥發(fā)出新的魅力,。
▲8月20日,,在臺兒莊古城,藝人在為游客表演薩克斯,。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82年來,,臺兒莊記錄了一段歷史,也見證了一段歷程,?!睏椙f市臺兒莊區(qū)委書記陳永生說,古城記錄的是中華民族團結一致抵御外侮的光榮歷史,,見證的是中華民族萬眾一心跟黨走,、謀求偉大復興的光輝歷程。
古城河道上,,一條條搖櫓船中,,時常“飄”出悠揚的“小曲”,,這是著名詞作家喬羽創(chuàng)作的歌曲《臺兒莊小唱》——
“臺兒莊,,我的家,當年的墻磚屋瓦,,至今還在說話,。它說,這里銘刻著咱民族的尊嚴,,它說,,這里激勵著后代子孫的奮發(fā)。好一個中華,,好一個中華,!千百萬好兒女,正在營造一個嶄新的家,!”(視頻制作:吳飛座,,趙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