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0點28分,,迎來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冬至。
冬至這天,《易經》有"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之說,意思是說這一天黑夜最長,,最好是休養(yǎng)生息,。
冬至后,白天慢慢變長,,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jié)氣,,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時機,。古時冬至也喻意為新生命的開始,。
冬至大如年
古人認為,冬至是計算二十四節(jié)氣的起點。因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了,。在商朝、周朝,、秦朝,,曾把冬至這天設為“歲首”,漢朝開始定為節(jié)日“冬節(jié)”,。在民間廣泛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意思是說,冬至的禮俗和過新年相差無幾,。
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稘h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于正旦,。”
冬至三候
中國古人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
蚯蚓結: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麋角解: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水泉動:由于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并且溫熱,。
冬至民俗
九九消寒
冬至一到,開始數"九",。在古代,,入九以后,文人墨客喜歡搞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祭天祭祖
很多地區(qū)在冬至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習俗,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jié)慶賀。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
冬至美食,,各地不同
北方餃子
餃子,,相傳是醫(yī)圣張仲景告老還鄉(xiāng)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叫其弟子搭起醫(y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里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舍給百姓吃,。后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
南方湯圓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tǒng)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也稱“湯團”,,冬至吃湯團又叫“冬至團”,。“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于互贈親朋,。
滕州羊肉湯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人們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個好兆頭,。
蘇州米酒
傳統(tǒng)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姑蘇百姓在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鹵牛肉、鹵羊肉等各式各樣的鹵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托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愿,。
閩南姜母鴨
在閩南地區(qū),,當地人會在冬至享用姜母鴨。姜母鴨以紅面番鴨為原料,,用芝麻油將鴨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燉煮而成,具有疏肝潤肺,、養(yǎng)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別滋補,。
冬至養(yǎng)生,,重點在“躲”
1,、三十六計“躲”為上
冬藏要藏陽氣!冬天陽氣藏得好,春陽才能煥發(fā)出勃勃生機,。而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jié)氣,,也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節(jié),要學會 “躲”才能養(yǎng)護好體內微弱的陽氣,。
一躲暴飲暴食
冬至正值歲末年初,,很快就會迎來元旦,,此節(jié)氣期間多有聚會,切記不要暴飲暴食,。因為此時,,陽氣最弱,無法幫助身體運化過多的食物,?! ?/p>
二躲寒冷
冬至時節(jié),人體的陽氣太弱,,所以身體的抵抗力也較差,,這時要躲著寒涼,外出時一定要戴圍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風寒的侵襲,才能不感冒生病,?! ?/p>
三躲大汗
中醫(yī)認為,大量排汗同時也會耗費大量精氣,。冬季應順應天時,,注意養(yǎng)藏,安靜休養(yǎng),,不宜劇烈運動,,大量出汗?! ?/p>
四躲是非
冬季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fā)期,躲去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緒激動引起的突發(fā)疾病,。
2,、保健康補陽氣
萬物生長靠太陽,,尤其是在冬天!想要補充人體的陽氣,最簡單的方法是——曬太陽!但需要注意的是,,能有效補陽的方式是曬背部,。
因為背部是人體督脈所在,,中醫(yī)認為督脈是人體的陽經,,有調節(jié)陽經氣血的作用。
方法:可以在中午找一個向陽的窗邊曬曬后背,,全身都會很溫暖,。
搓后腰養(yǎng)陽氣,。腰眼為經外奇穴,,位于人體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處?! ?/p>
用手掌搓腰眼和尾閭,,不僅可以疏通經脈、強壯腰骨,,還能起到固精益腎和延年益壽的作用,,且男女都適用,。
方法:雙手搓熱后,,緊按于腰眼處片刻,,再向下重推至尾閭部,每日反復50-100遍,?! ?/p>
3、飲食咸傷腎
冬季養(yǎng)生飲食不宜過咸,,過咸會傷腎,,損傷陽氣。此外,,飲食上還要注意不可過食辛辣刺激之物,。
冬季進補可食用羊肉,、牛肉等溫熱的食物防“三九寒冷”,。但不可過食,過食易上火,?! ?/p>
此外,冬至時節(jié),,天氣寒冷干燥,,導致鼻咽干燥、皮膚缺水,,易上火,,別忘補充津液,可食用荸薺,、藕,、蘿卜、白菜,、獼猴桃,、柚子、桔子等滋陰去燥的食物,。
4,、增強免疫力做艾灸
冬至艾灸督脈:大椎,、腎俞、脾俞,。
冬至艾灸任脈:太溪,、關元,、神闕、中脘,。
冬至是陰陽二氣自然轉化的時候,,在陰陽交接的時候艾灸肚臍(神闕穴)最能激發(fā)身體陽氣!
方法: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鐘,。
功效:調整陰陽平衡,,調和氣血,增強免疫力,,益壽延年,。
冬至陽生春又來。新的開始,,平安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