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鐵道游擊隊》改編成電影后,膽大、心細,、樸實、機智的芳林嫂,,逐漸被人們熟悉和喜愛。芳林嫂是真有其人,,還是作家筆下虛構(gòu)出來的人物,?其實,《鐵道游擊隊》是劉知俠在抗戰(zhàn)勝利前后直至新中國成立前后,長期深入魯南軍區(qū)鐵道游擊隊體驗生活,、跟蹤采訪收集素材創(chuàng)作而成的,。小說中的主人公都有生活中的原型。芳林嫂這一人物形象,,就是根據(jù)三個女性的抗戰(zhàn)事跡綜合而成,。
二嫂劉桂清
劉知俠寫作前,到魯南采訪時,,劉桂清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劉桂清1899年生于江蘇省沛縣大屯鄉(xiāng)徐樓村一戶貧困農(nóng)民家庭,。18歲那年,,她與青年劉應奎結(jié)為夫妻,劉應奎排行老二,,鄉(xiāng)親四鄰都稱劉桂清“劉二嫂”,。
1938年3月,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進了臨城一帶,,當?shù)孛癖娮园l(fā)掀起了抗日活動,。已近不惑之年的劉桂清,在村里帶頭給抗日武裝做軍鞋,、送軍糧,、掩護傷病員。1939年秋,,她與臨城鐵道隊建立了聯(lián)系,,積極偵察敵情,遞送情報,。1940年7月,,她又與魯南鐵道大隊的杜季偉政委、洪振海大隊長取得聯(lián)系,,魯南鐵道大隊在她家設立地下聯(lián)絡站,,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女交通員。
劉桂清看到隊伍武器裝備和后勤補給不足,,便主動通過各種關(guān)系為鐵道大隊籌集錢款,,并且賣掉家中僅有的幾畝好地;當她得知鐵道大隊急需擴充力量時,,便毫不猶豫地將3個兒子送去參加了鐵道大隊,。1941年5月和1942年7月,她先后兩次被敵人逮捕,,在酷刑面前,,她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始終沒有泄露部隊的機密,。
解放后,,劉桂清落戶濟南?!拔幕蟾锩敝?,她又挺身而出,保護了數(shù)名老干部,、老同志,,其中就有原鐵道游擊隊副大隊長王志勝,著名作家劉知俠等,。后來,,劉知俠專門寫了一部以她為原型的中篇小說《芳林嫂》,以此懷念她在危難關(guān)頭對他的救助,。
1985年,,劉桂清老人病重,聞訊趕來的劉知俠,,坐在床前給她喂下了最后幾口稀飯……
去年,,紀念劉知俠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棗莊舉行,劉知俠的夫人劉真驊女士帶來了一些劉知俠先生的珍貴歷史資料,,其中一張劉知俠先生與劉桂清合影的照片尤其珍貴,,她最終將這張珍貴的照片留在了棗莊。
大老殷——黃學英
薛城區(qū)常莊鎮(zhèn)店子村的黃學英老人,,人們都叫她“大老殷”,。她也是鐵道游擊隊里芳林嫂的原型之一。
黃學英出生于1906年,,薛城區(qū)臨城街道古井村人,,嫁到店子村后,因婆家姓殷,,鄉(xiāng)親們稱呼她“老殷”,。
1938年3月,臨城淪陷,,黃學英以賣油條為掩護成為地下黨組織的情報員,。當時她30多歲,貌不出眾,,又故意邋里邋遢的,,因此,往來于日寇漢奸的眼皮底下也引不起敵人的注意,。她經(jīng)常出沒在車站大墻里,、鬼子的軍事區(qū)域,裝作拾煤,吆喝賣油條,、煙卷,,而她的箢子底層有時放著黨的傳單,有時藏著重要情報,。
1942年,,黃學英被叛徒出賣,日軍特務把她關(guān)在牢房13天沒給飯吃,。幸好天降大雨,,牢房漏雨,她就靠著一點雨水活了下來,。敵人用盡酷刑問不出口供,,便把她拉到臨城東門外,放開狼狗企圖把她咬死,。由于被關(guān)在牢房時間太長,,滿身污臭,,狼狗撲了5次,,竟都沒下口,鬼子便丟下她走了,,事后黃學英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1977年12月,黃學英因病逝世,。在薛城區(qū)店子村南靠近蟠龍河岸的大堤下面,,荒地里有一墓穴,老人便長眠于此,。2005年,,她的后輩們集資立了一塊墓碑,上書“巾幗英雄黃氏”,。
時大嫂——郝貞
郝貞出生于1916年,,現(xiàn)薛城區(qū)常莊鎮(zhèn)六爐店人,她也是“芳林嫂”的原型之一,。郝貞自幼經(jīng)常隨父母和姐妹去湖里捕魚蝦,、拾湖產(chǎn),在船上長大成人,,因而長了一雙大腳,。18歲那年,她同臨城三街的時福友結(jié)為夫妻,。人們按當?shù)仫L俗稱她大老時或時大腳,。
1940年9月,時福友被日軍殺害,郝貞攜帶著兩個年幼的子女,,回六爐店娘家生活,。這年10月,魯南鐵道大隊由棗莊附近轉(zhuǎn)移到津浦鐵路西六爐店一帶,。洪振海等非常同情郝貞的遭遇,,經(jīng)常將從敵人火車上搞來的物資拿去救濟她,并引導她多為抗日做貢獻,。從此,,郝貞的家就成了鐵道大隊的秘密聯(lián)絡站,郝貞被吸收為交通員,,積極為鐵道大隊站崗,、放哨、洗衣,、做飯,、偵察敵情、遞送情報和掩護傷病員,。
郝貞以到臨城賣煎餅為掩護,,把傳單夾在煎餅里,在臨城各處張貼,。后來,,因叛徒出賣,她曾兩次被敵人抓捕,,嚴刑拷打,,但她始終守口如瓶。經(jīng)鐵道大隊和地下黨組織營救,,她最終逃出敵人的魔掌,。
在對敵斗爭中,郝貞和洪振海慢慢產(chǎn)生了感情,。在小說中,,“劉洪”與“芳林嫂”的愛情故事,便取材于他們倆,。1941年洪振海犧牲,。解放后,郝貞建立了新家庭,,一直在家務農(nóng),。1981年4月,因病去世,。
關(guān)于芳林嫂的創(chuàng)作過程,,劉知俠曾說過:“我很崇敬這三位女性,。她們勇敢地沖破加在婦女身上的封建牢籠,在鐵路線上的殘酷斗爭中幫助鐵道游擊隊的英雄們,,立下了不朽的功績,。”
可以說,,“芳林嫂”這個形象代表著在抗日戰(zhàn)爭中幫助過鐵道游擊隊,、在斗爭中作出貢獻的諸多革命女性,是魯南眾多支持抗日武裝的民眾縮影,。